不寻常的姿势习惯往往伴随着肌张力的异常和原始的、粗大的共同运动。许多反射机制失去了皮质神经的调控,这导致了姿势张力的提升和原始共同运动的产生。治疗主要针对抑制这些异常的紧张性反射,促进正常的运动顺序,并恢复平衡反应。接下来,我们将深入探讨与运动障碍相关的其他障碍。
心理和情感障碍
中风患者心理状况较为复杂,他们除了经历一般病患的心理波动外,脑部功能的损伤还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,这对中风的治疗进程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着直接的影响。在早期,许多患者可能会否认自己患病,特别是那些患有体觉忽略或体象障碍的患者,他们感觉四肢活动自如,会长时间否认自己患有偏瘫。这种现象与一般的心理反应不同,是中风患者特有的脑皮质损伤所导致的。
病情加重后,有些患者会感到愤怒,质疑为何自己会瘫痪,拒绝配合治疗和进食。早期恢复较快的患者渴望迅速完全康复,然而恢复缓慢时,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、焦虑、悲观,甚至期望与失望交替出现。最终,部分患者会接受自己偏瘫的事实。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运动功能的恢复,同样条件下,有心理障碍的患者肢体恢复速度更慢。
感觉障碍之疼痛
中风患者深受疼痛困扰。丘脑及其周边血管的病变可能导致丘脑性疼痛,这种疼痛由大脑功能异常引起,常表现为剧烈的灼烧感。在治疗过程中,肩部疼痛较为普遍,它不仅限制了患者上肢的运动,还缩小了关节的活动幅度,并加剧了肌肉痉挛。疼痛使得患者不愿主动活动患肢,拒绝接受治疗,情绪变得消极,严重影响了功能的恢复。
康复病房中,众多患者因肩痛而拒绝参与康复训练。按治疗计划,他们本应逐步增加活动量,然而疼痛却让他们对运动心生畏惧,这对改善肢体功能并无益处。若疼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,可能会引发恶性循环,使得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变得更加艰难。
偏盲导致患者视野缺失,无法看到病变侧的半边或全部物体。这种情况会导致身体姿态和行走方式出现异常。例如,行走时,患者可能无法察觉到一侧的障碍物,从而容易发生碰撞。在室内活动时,也可能因为视线盲区而碰倒某些物品。
患者中风后,行走时总往一边倾斜,家人得时刻提醒并照看。这样的状况让患者日常生活很不方便,还可能让他们不小心受伤。显然,偏盲对患者的活动能力有很大影响,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帮助改善。
感觉障碍之关节位置觉和本体觉丧失
患者若关节感觉和自我感觉受损,便可能感到身体平衡失控,具体表现为动作失误、静态与动态平衡受损以及姿态异常。在日常生活中,诸如拿取物品、站立行走等活动,患者的动作协调性将大打折扣。
患者要想完成动作,就得借助视觉来弥补。比如,当患者伸手去拿杯子时,眼睛得紧紧注视着杯子和自己的手,这样才能保证动作的准确性。然而,长时间依赖视觉会让患者感到注意力压力增大,而且即便是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,问题依然可能出现。
认知障碍
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涉及感觉、知觉、注意力、记忆、理解以及智能等方面。不同的病变区域会导致不同的症状,其中对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影响尤为显著。患有记忆力障碍的患者在学习新知识时遇到困难,即便是重新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如此。
康复训练期间,部分患者常忘记动作的执行顺序,导致治疗师不得不多次进行示范。这种情况不仅延长了训练所需的时间,还对运动功能的恢复速度造成了不利影响。此外,反复学习却难以掌握,还可能让患者感到沮丧,进而对康复效果产生负面影响。
言语障碍与共济失调
言语障碍对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学习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产生了影响。由于语言理解和表达上存在困难,作业治疗师在指导患者进行穿衣、进食等动作时,常常感到困难重重。例如,在指导患者举起手臂穿衣时,若患者无法理解指令,动作学习过程就会变得非常困难。
四肢协调动作和行走平衡出现障碍,这是由于传入神经整合功能受损所引起的。患者走路时摇摇晃晃,仿佛喝醉一般,这对他们的生活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。同时,这也使得康复训练变得更加困难,治疗师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来协助患者恢复平衡和协调能力。
你周围有中风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遇到这些困难吗?若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请点赞并转发!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afengtian.com/html/tiyuwenda/9764.html